Mark Levinson No.37轉盤到來
說得再多,不如來張照片吧!
筆者找適合的轉盤已經有一陣子了,要配合dCS + Monarchy Audio +
Wilson Audio的組合,又要穩定,尋覓已久,都沒有找到理想的搭配,直到某一天有朋友提到為什麼不試試Mark Levinson呢?才想到No. 37!
先簡單介紹Levinson No. 37,http://tieba.baidu.com/p/95173210
No.37支持所有的高品質數字輸出方式。為了充分地發揮出各組數字界面最優異的性能,我們對其進行了細緻認真的研究與優化。AES/EBU和S/PDIF電子界面都是No.37支持的對象:一個為AES/EBU平衡式輸出而全新開發的互補式驅動器,能夠大幅提高XLR端子的訊號輸出品質;通過使用BNC與RCA插頭的單端S/PDIF電子信號輸出,更可實現最大限度的器材兼容性。另外,No.37還採用了一組性能高於普通平價產品、來自惠普(Hewlett Packard®)公司的高頻寬ST界面輸出端。所有電子輸出器件都已經過了細心的料理,目的是為了在數字波形的上下兩個半週都能維持絕佳的對稱特性,以便與不同類別及型號的解碼器做到更完美的搭配。
這個網站介紹了很多,但是筆者最注重的是承盤結構,這個網站也介紹了一些(http://audioart.audionet.com.tw/0Review2002/103/Eguipment/Proceed%20CDP%20CD.htm),Mark Levinson No.37上使用了飛利浦CDM-12工業級的傳動機構,雷射頭下面的基座是鋁鑄的,整個框架也是金屬結構,承盤則為鋼與鐵氟龍混合製成。感覺就是會好聲的機器!
最重要還是聲音的表現,機器上架!來驗收吧!
穩而清晰的下盤!這是筆者的第一個印象,筆者本來的轉盤Theta Jade下盤就已經很穩了,這點倒是差不多,但是No. 37提供了一個更清晰的低音表現,低音樂器的形體更為清楚,這點很重要,可以讓整個音場更為層次分明,是令人喜愛的低音表現。
第二個注意到的是細節表現,本來的系統可以把人聲的細節表現的很好,可以營造出在聆聽位置前兩公尺演唱的感覺,但是No. 37更進一步,可以聽到歌手口腔裡面的聲音,連口腔的大小都可以表現出來,這麼說吧,就像在麥克風裡面聽歌手唱歌,細節量超多,把聆聽音樂帶入另外一個層次!
筆者在聆聽過程中一直想找Levinson的特性與味道,但是卻聽不出任何特別的地方,筆者的系統依然保有dCS的氣質與優雅,也有Monarchy Audio的英雄主義,也還是有Wilson Audio的音響性。所以筆者推測No. 37本身的味道很淡,沒有特殊文化與dCS的氣質衝突,也沒有特殊音染改變Monarchy Audio帶出的主角,也還是維持了Wilson Audio的音響性,依舊電光火石。這個組合非常好聽,而且是全面性的提升,沒有犧牲的地方!Perfect!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