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材分享-- 魔墊
大概是兩年前,魔豆林又丟出毒物了-- 魔墊(豆干)。小弟想了很久,雖然大概猜的到聲音的走向,不過買來試試看還是比較準吧!


基本上我比較不推薦玩調聲道具,音響玩家應該專注在把空間,喇叭、超低音的擺位玩好才是正途。不過總是會有"音響損友"帶些東西來試試看,不得不說,小弟聽過的調音道具真的都有效,不過應該要把空間整頓好再來玩這類型的東西,得到的結果會比較可信,也不會誤殺忠良。
基本上角錐、腳墊類的的東西,大概都可以根據材質猜出聲音走向。硬的,例如金屬,陶瓷,是屬於中高音比較好,細節多的類型,層次會比較好。軟的,例如橡膠,木頭,是屬於厚度比較好,音場的下盤會比較穩。各有優缺點,看如何搭配。所以當初聽到魔豆林的魔墊,聲音怎麼樣大概心裡就有個底了。小弟本身比較喜歡偏硬的墊材,所以一開始對魔墊興趣不高,不過過沒多久,聽到魔豆又出了白鐵蓋板,也就是所謂的高音墊,嗯,或許有機會可以試試看也說不定。
白鐵板基本上是硬材料,大小剛好可以放在魔墊上面,跟屬於軟材料的魔墊搭配使用,小弟沒有試過多種組合的搭配,不過應該是很安全,不會中獎的墊材,就買來試試看吧!


小弟先墊在dCS下,取代本來的Oyaide
INS-BS (朋友的),聲音厚度變好,下盤變穩,但是差異不大,一成左右吧。高音的部分,比本來的Oyaide INS-BS稍差,音場高度也隨之降低,看來擺在dCS下,不是我喜歡的走向。

高音墊中間有個圓洞,是可以放角錐的,所以我把兩組魔墊+高音墊放在喇叭下面,取代本來的不鏽鋼墊片,一如預期,
聲音也是朝中低音變多的方向發展,但是銅管樂器的厚度變好,聽起來更為舒服,不過音場層次稍受影響,深度變的稍差。
接下來,就把魔墊放在我購入當初預想的位置-- dCS石材下方。本來石材下方只有一個止滑墊,現在把魔墊放在石材下方,讓石材跟音響架中間有個避震機制,果然,得到很完整的改善。高音的延伸更好,中音
細節更多,人聲的層次陰影都更為完整,銅管類樂器的厚度增加,低音的音場也變大、低音細節變多,鼓聲的層次出現,是很全面的改善。不過話說回來,並不是說魔墊就是這麼神,只是本來在石材下的止滑墊大概是太差了,所以才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但是這卻也驗證了多層制震確實可行。而多層制震,或是所謂的三明治玩法,已經有很多前輩倡導並且也有很多網友的正面回應。
基本上墊材類的東西不花太多錢的話都可以玩玩看,拿來調音是個很好的東西,就像魔墊,價格不高,效果也很好,很容易可以調整聲音的走向,是個值得嘗試的調整方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