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處理-- 擺位再進化
上一篇有關空間的處理提到把喇叭轉向,在那之後也經過了一段時間調整,擺位也到了一個還不錯的位置,現在可以說都比未轉向之前好很多了,但是,發燒友總是要精益求精,不能滿足於現況,一定要努力向前。

眼尖的朋友應該注意到右邊多了一片擴散板,這片擴散板放在那的原因是左聲道的中低音比較多,導致人聲的偏移,所以希望可以把右聲道的中低音補一點上來,同時也希望藉著這片擴散板把落地窗的影響降低。加上這片擴散板之後,喇叭的擺位也隨左右調整到音場均衡的位置,所以現在音場的兩側就更完整了。基本上,現況的中低音都還不錯,但是中高音的部分還是會有因為能量大小造成左右不均衡的狀況發生,簡單的說就是歌手用力唱的時候,vocal形體的左右就會不對稱,但是如果歌手輕聲或是正常音量演唱,型體就很好。這主要還是兩側不對稱以及天花板未處理所造成。那~這個問題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基本上動天花板不是我想要做的事,這工程很大,非得請人來施工不可,這超過了我玩音響的界線。我理想的調音方式是巧妙的把調音器材融合在居家環境中,放擴散板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要請人來施工,這就非我所願了,所以天花板看來是動不了了。左右牆的部分,右牆是音響架,沒空間可以動,左牆是櫃子,有時候要開合,所以也不好動。所以,剩下可以動的就是喇叭背牆了!
喇叭背牆要怎麼動呢?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把喇叭背牆擴散板處理的範圍變大,所以小弟先把調音柱往前放,空出的位置剛好可以再多放入一片擴散板,所以就把右邊喇叭旁的擴散板放到空出的位置。另外小弟剛好又有一片多的擴散板,就橫放在背牆的中央,同時再把兩片小擴散板放到兩側去,大概就像下面這張照片一樣。這樣子放的最大好處就是由於擴散板的面積增加,所以處理的頻率更低了,同時小弟也把喇叭都往前移動,增加中音域的比例與音場深度,所以現在的中低音表現更好,速度更快,低音樂器的形體更好,舞台也更完整。那本來要處理的中高音部分呢?確實更對稱了,但是一旦歌手慷慨激昂起來,vocal還是會稍微偏左,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但是vocal的定位現在更清楚,也稍微往前了一點。聲音怎麼樣呢?簡單的說,現在的vocal充滿陰影且活生感十足,好聽。
本來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沒有完全解決,但是還是讓系統的表現又向前了一步,約有2成左右的改善。同時在調整喇叭擺位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新的方向與可能,看來很有機會把中高音的定位偏移問題完全解決!留在下次跟大家分享囉!

本來的狀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