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擺位再調整
系統接上Stage喇叭線之後聲音一直持續變化,到現在才穩定了些,之前幾位好朋友反映Stage要run比較久才會好聽,在筆者的系統也是一樣,聽了幾周之後,中高音開始慢慢越來越好聽,質感越來越好,低音也更沉更多,越來越好聽。
正常來說低音有隆起的狀況要將低音稀釋一點,所以應該要把喇叭往前或往外側移動,讓低音有呼吸的空間,低音隆起的部分就會變得平順。但是筆者目前的狀況稍有不同,極低感覺能量不足,所以筆者反而是先將喇叭後退,邊後退邊聽,果然極低音變得更完整,形體跟輪廓也慢慢出來了,最後筆者甚至將喇叭後退了20公分左右。
喇叭後退之後,筆者找了幾張古典樂來聽,發現本來表現很好的層次,音場深度都變得差了些,所以最後筆者又將喇叭再往前拉了近5公分。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很漂亮的音場,而且低音域也平順,極低頻也沉的下去,同時形體也很完整。這個時候音場低音最深處也出現了,遠方的低音樂器輪廓也清楚了,大鼓也充滿力量,實在非常好聽,非常過癮。
筆者向來注重喇叭擺位與空間調整,常常都是調整好沒幾天又需要再次調整,器材需要熟化,空間也需要,可能要經過不斷的微調,所以要真正確認一套系統,或是一件器材其實要經過很長的時間,絕非一首歌,幾張CD的時間可以了解的。身為發燒友,只有不斷向前,是樂趣,也是人生的成長!
留言
張貼留言